六一兒童節(jié)馬山就要到了,這一天各大商場超市的玩具又將迎來熱賣,各式各樣的益智玩具、電子玩具等現(xiàn)代科技產(chǎn)物把櫥窗擺放的滿滿的,那么你知道古時候的節(jié)日人們都有什么玩具嗎?
宋元時期的玩具,可以說是中國玩具發(fā)展史上極其重要的一環(huán),這時的玩具在豐富人們生活、增長知識和激發(fā)創(chuàng)造力方面都起了積極的作用,成為人們文化娛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(nèi)容之一。
玩具與節(jié)日
宋元時期幾乎每個重大節(jié)慶、時令中,均有相應(yīng)的玩具出現(xiàn),而且重食、重用,食用兼?zhèn),成為宋元玩具的潮流?/P>
仿“土春! 做“小春!
節(jié)日:打春節(jié)
玩具:春牛
玩法:北宋時每年逢“打春日”,東京城內(nèi)的百姓和孩子,紛紛仿效開封府前放置的“土春!蹦樱谱鞒鲈S多上列百戲人物、春幡雪柳的“小春!保ハ噘浰。《夢粱錄》記載:“街市以花裝欄,坐乘小春牛,及春幡春勝,各相獻遺于貴家宅舍,示豐稔之兆。”
“辟邪”玩具把守門戶
節(jié)日:端午節(jié)
玩具:艾虎、泥塑張?zhí)鞄?/P>
玩法:端午節(jié)時,宋元城市商家都制作艾虎、泥塑張?zhí)鞄、彩線符袋牌等“辟邪”玩具出售!稓q時雜記》說:“掛天師,撐著眼直下覷,騎個生獰大艾虎。閑神浪鬼辟惵他方,遠方大膽底,更敢來上門下戶。”這一天小孩子都拿著一個騎著艾虎凝神直視的張?zhí)鞄煱咽亻T戶,或者拿著它四處亂跑,為的是趕跑惡鬼和邪氣。
魔合羅——宋元的芭比娃娃
節(jié)日:七夕節(jié) 玩具:魔合羅
玩法:“七夕”是宋元時期玩具制作的高峰節(jié)日。在東京,每逢七月初六日、初七日晚,市民多結(jié)彩樓于庭,喚作“乞巧樓”,為的是放置“魔合羅”。
所謂“魔合羅”,一般是泥塑的土偶,在宋元俗稱為“泥孩兒”,又可稱之為“摩訶羅”、“磨喝樂”等,是梵語的音譯,即佛經(jīng)中的神名,傳自西域,就像現(xiàn)在的芭比娃娃。
在宋代小說、元雜劇中,魔合羅成為漂亮可愛的化身。如《十三郎五歲朝天》記載:“又是一個眉清目秀,唇紅齒白,魔合羅般能言能語,百問百答!
《醉翁談錄》記載:東京的“七夕”,城中多賣“泥孩兒”。這些“泥孩兒”端正細膩,大小不太一樣,穿著男女各式服裝,南方人又管它叫“巧兒”。在魔合羅的塑造上,以宋代蘇州地區(qū)制作最為精巧,成為當時青年男女最喜愛的玩具。
“獅仙糖”賞食兼?zhèn)涞耐婢?/P>
節(jié)日:重陽節(jié) 玩具:獅仙糖
玩法: 《樸通事諺解》記載了元大都居民在重陽舉行“賞花筵席”時,席面中間要放上“象生纏糖”,這種糖制食品實際是一種賞食兼?zhèn)涞耐婢。它是用白糖、白芝麻相和,用火煎熬,傾倒進木模印內(nèi),待涼后,與果實相似。白糖化后,用木印澆成,再把芝麻澆進去。
這其中最受喜愛的就是“獅仙糖”,即用糖印做騎獅子的仙人形象,也有用糖印做樓觀、僧佛形象的。有這樣的食品玩具,既可大開胃口,又可一飽眼福。
玩具·創(chuàng)意
宋元時期出現(xiàn)了一些精致的機械玩具,如“叫子”、“扯鈴”、“骷髏木偶”,都是運用較先進的機械技術(shù)原理制作的,從而開辟了中國玩具的嶄新時期。
“顙叫子”能唱曲
《夢溪筆談》中記載:當時的人把一種竹木做的牙骨稱為“叫子”,把它放在人的嘴里吹,就能發(fā)出類似于人的聲音,這種游戲被稱作“顙叫子”!端疂G傳》中就有這么一位“鐵叫子”樂和,他的專長就是唱曲,想來也用的是“叫子”,否則就不會有“鐵叫子”的綽號。由此也可見“叫子”這種玩具的普及。